环保“一刀切”行为,生态环境部发文明确禁止

2018-05-30 3199次 作者:耐耐资讯 关键字:环保“一刀切”行为,生态环境部发文明确禁止

环保“一刀切”行为,生态环境部发文明确禁止

    近期据生态环境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将于近期陆续进驻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10省(区),对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并针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督察。为防止一些地方在督察进驻期间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部专门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

    这项规定,可谓精准及时,非常给力。以往时期,环保督察组一来,有些地方在督察进驻期间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以后该做法今后估计行不通了。不只督察污染防治情况,还督察环保“一刀切”的做法……生态环境部专门就环保“一刀切”问题发文件,可见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而明确环保督察组将其纳入督察范畴,要求地方提出具体的禁令并公开,无疑是切中问题的举措,也呼应了很多人对环境治理层面的善治诉求。

    《意见》指出,督察进驻期间,被督察地方应按要求建立机制,立行立改,边督边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信访问题,切实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查处到位、整改到位、问责到位。在整改工作中要制订可行方案,坚持依法依规,加强政策配套,注重统筹推进,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而且要加强对环保“一刀切”问题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问责,绝不姑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也将把环保“一刀切”作为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纳入督察范畴,对问题严重且造成恶劣影响的,严格实施督察问责。

    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积极整治成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但是过程很艰难,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工作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也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所以环保督查不仅要看到一时的治理效果,也要看到关停是否精准、施策是否长远,更要关切企业背后所承载的经济、民生。应当根据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建立科学的整改机制,健康的推行环保制度及解决企业问题,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工作开展并能得到企业及群众的积极配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如有关于文章内容或其它问题请于与管理员联系。)